“当你完成一次消费支付,你可以把它视为个人隐私,但这同时也是服务商的一次服务过程,是经营记录的一部分。这种情况下,大数据与个人隐私是交叉的。”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告诉记者。但截至目前,大数据挖掘的法律边界并不明确,哪些信息类型可以被互联网平台搜集和提供给第三方,哪些情况下将被视为侵犯用户隐私?立法与执法环节都还未能跟上商业环境的新变化。
然而,一纸声明显然难以驱散用户心中的疑虑。据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与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《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(2017年一季度)》显示,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,高达96.6%的安卓应用会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,而iOS应用的这一数据也高达69.3%。
《财政部:保障"粮草军需" 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》李耀东辩护律师王振宇则认为,在案证据仅有言辞证据,且前后不一,不能形成闭合的证据链条。此外,涉案钱款的来源、去向均不明,不足以定罪。




